08月27, 2017

MongoDB高可用HA环境搭建

HA的三种工作方式:

  1. 主从方式 (非对称方式)

工作原理:主机工作,备机处于监控准备状况;当主机宕机时,备机接管主机的一切工作,待主机恢复正常后,按使用者的设定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将服务切换到主机上运行,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共享存储系统解决。

  1. 双机双工方式(互备互援)

工作原理:两台主机同时运行各自的服务工作且相互监测情况,当任一台主机宕机时,另一台主机立即接管它的一切工作,保证工作实时,应用服务系统的关键数据存放在共享存储系统中。

  1. 集群工作方式(多服务器互备方式)

工作原理:多台主机一起工作,各自运行一个或几个服务,各为服务定义一个或多个备用主机,当某个主机故障时,运行在其上的服务就可以被其它主机接管.

主从架构(Master-Slave)

主从架构一般用于备份或者做读写分离。由两种角色构成:

  • 主(Master)

可读可写,当数据有修改的时候,会将oplog同步到所有连接的salve上去。

  • 从(Slave)

只读不可写,自动从Master同步数据。

1. 特别的,对于Mongodb来说,并不推荐使用Master-Slave架构,因为Master-Slave其中Master宕机后不能自动恢复,推荐使用Replica Set,后面会有介绍,除非Replica的节点数超过50,才需要使用Master-Slave架构,正常情况是不可能用那么多节点的。 2. Master-Slave不支持链式结构,Slave只能直接连接Master。Redis的Master-Slave支持链式结构,Slave可以连接Slave,成为Slave的Slave。

副本集架构(Replica Set)

为了防止单点故障就需要引副本(Replication),当发生硬件故障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宕机时,可以使用副本进行恢复,最好能够自动的故障转移(failover)。有时引入副本是为了读写分离,将读的请求分流到副本上,减轻主(Primary)的读压力。而Mongodb的Replica Set都能满足这些要求。

Replica Set的一堆mongod的实例集合,它们有着同样的数据内容。包含三类角色:

  1. 主节点(Primary) 接收所有的写请求,然后把修改同步到所有Secondary。一个Replica Set只能有一个Primary节点,当Primar挂掉后,其他Secondary或者Arbiter节点会重新选举出来一个主节点。默认读请求也是发到Primary节点处理的,需要转发到Secondary需要客户端修改一下连接配置。

  2. 副本节点(Secondary) 与主节点保持同样的数据集。当主节点挂掉的时候,参与选主。

  3. 仲裁者(Arbiter) 不保有数据,不参与选主,只进行选主投票。使用Arbiter可以减轻数据存储的硬件需求,Arbiter跑起来几乎没什么大的硬件资源需求,但重要的一点是,在生产环境下它和其他数据节点不要部署在同一台机器上。

注意,一个自动failover的Replica Set节点数必须为奇数,目的是选主投票的时候要有一个大多数才能进行选主决策。

Primary和Secondary搭建的Replica Set

奇数个数据节点构成的Replica Set

# 启动3个数据节点,--relSet指定同一个副本集的名字
mongod --port 2001 --dbpath rs0-1 --replSet rs0
mongod --port 2002 --dbpath rs0-2 --replSet rs0
mongod --port 2003 --dbpath rs0-3 --replSet rs0
# 连接到其中一个,配置Replica Set,同时正在执行rs.add的节点被选为Primary
mongo --port 2001 rs.initiate()
rs.add("<hostname>:2002")
rs.add("<hostname>:2003")
rs.conf()

使用Arbiter搭建Replica Set

偶数个数据节点,加一个Arbiter构成的Replica Set

# 生产环境中的Arbiter节点,需要修改一下配置:
journal.enabled = false
smallFiles = true
# 启动两个数据节点和一个Arbiter节点
mongod --port 2001 --dbpath rs0-1 --replSet rs0
mongod --port 2002 --dbpath rs0-2 --replSet rs0
mongod --port 2003 --dbpath arb --replSet rs0
# 连接到其中一个,添加Secondary和Arbiter。当仅需要添加Aribiter的时候,只需连接当前Replica Set的Primary,然后执行rs.addArb。
mongo --port 2001
rs.initiate()
rs.add("<hostname>:2002")
rs.addArb("<hostname>:2003")
rs.conf()
# Secondary默认不可操作,需要执行
rs.slaveOk()

带权限处理

各服务器必须bind到本机的IP上(我尝试0.0.0.0不成功

openssl rand -base64 741 > /etc/mongod-keyfile
chmod 600 /etc/mongod-keyfile
chown mongod.mongod /etc/mongod-keyfile

在security中配置keyFile /etc/mongodb-keyfile

数据分片架构(Sharding)

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,我们需要把数据分片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中,以降低CPU、内存和IO的压力,Sharding就是这样的技术。数据库主要由两种方式做Sharding:纵向,横向,纵向的方式就是添加更多的CPU,内存,磁盘空间等。横向就是上面说的方式.

MongoDB分片架构中的角色:

  1. 数据分片(Shards) 保存数据,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一致性。可以是一个单独的mongod实例,也可以是一个副本集。在生产环境下Shard是一个Replica Set,以防止该数据片的单点故障。所有Shard中有一个PrimaryShard,里面包含未进行划分的数据集合.

  2. 查询路由(Query Routers) mongos的实例,客户端直接连接mongos,由mongos把读写请求路由到指定的Shard上去。一个Sharding集群,可以有一个mongos,也可以有多mongos以减轻客户端请求的压力。

  3. 配置服务器(Config servers) 保存集群的元数据(metadata),包含各个Shard的路由规则。

搭建一个有2个shard的集群

# 启动两个数据分片节点
mongod --port 2001 --shardsvr --dbpath shard1/
mongod --port 2002 --shardsvr --dbpath shard2/
# 启动配置服务器
mongod --port 3001 --dbpath cfg1/
mongod --port 3002 --dbpath cfg2/
mongod --port 3003 --dbpath cfg3/
# 启动查询路由mongos服务器
mongos --port 5000 --configdb 127.0.0.1:3001,127.0.0.1:3002,127.0.0.1:3003
# 连接mongos,为集群添加数据分片节点。
mongo --port 5000 amdmin
sh.addShard("127.0.0.1:2001")
sh.addShard("127.0.0.1:2002")
# 如果Shard是Replica Set,添加Shard的命令:
sh.addShard("rsname/host1:port,host2:port,...")
# rsname - 副本集的名字

本文链接:https://blog.jnliok.com/post/mongdb-ha.html

-- EOF --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