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归因分析模型参数配置 依托全端数据采集,通过时间序列精准还原用户路径,运营人员可掌握“用户何时点击了某个运营位”以及“用户何时完成了目标事件”,再通过用户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,最终得到“用户点击了哪些运营位后发生了目标转化”的“运营位序列”。用户从浏览到最终转化路径的构建与完整还原,以及精准的“运营位序列”,为后续科学归因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。基于此,用户经过参数设置,即可准确地衡量用户转化路径上每个接触点的贡献度。
进行一次完整归因分析,用户首先需要进行归因分析模型参数的配置,即选择“目标转化事件”“前向关联事件”“待归因事件”的配置。下表给予了配置此参数的一些建议。 图 归因分析模型配置建议(点击放大可看高清大图)
事实上,用户对“归因窗口期”“目标转化事件时间范围”和“分析模型”的参数设置,控制了归因的计算数据范围和归因模型。
顾名思义,“归因窗口期”会将“目标转化事件”发生的前某段时间内的“待归因事件”会被计算在本次归因的贡献中;“目标转化事件时间范围”则筛选某时间段内的“目标转化事件”。
基于运营位序列,归因模型为“运营位序列”进行功劳的分配,神策数据支持 5 种归因模型的分析与结果查看,包括“首次触点归因”“末次触点归因”“线性归因”“位置归因”“时间衰减归因”。基于不同规则与算法的归因方法提供了强大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力,运营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、与用户的实际交互模式灵活地选择最适合的分析模型,如下图。 图 五种归因模型(点击放大可看高清大图)
(二)归因分析模型的计算原理演绎 我们不妨进行一次计算演绎,下图是通过神策分析所得到某电商用户行为序列图示。在图示中,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 D-广告位、Q-商品详情页、D-推荐位、M-购买商品。目标转化事件是“购买商品”,为了更好地“配对”,运营人员将 M1(目标转化事件——购买商品1)与 Q1(前项关联事件——商品 1 详情)设置了属性关联,同样将 M2 与 Q2 进行关联。
该场景中,发生了两次购买行为,神策分析进行归因时会进行两轮计算,产生计算结果。
(一)第一轮计算: 第一步,从 M1 开始向前遍历寻找 Q1 以及离 Q1 最近发生的广告浏览。
如图所示,不难得到结果 M1=[Dc,Dc,Da]。 第二步,我们带入分析模型中,进行功劳的分配。运营人员选择“位置归因”的分析模型,根据“位置归因”的计算逻辑,第一个“待归因事件”和最后一个“待归因事件”各占 40%,中间平分 20%。 第一轮我们得到结果:Dc=0.4;Dc=0.2;Da=0.4
(二)第二轮计算 从 M2 开始向前遍历寻找 Q2 以及离 Q2 最近发生的广告浏览。
这里值得强调的是,即使第一轮中计算过该广告,在本轮计算时依然会参与到计算中,因为经常会出现一个广告位同时推荐多个商品的情况。
我们不难得到结论,M2=[Dc,Db]。基于这个结论,我们通过“位置归因” 得到结果:Dc=0.5;Db=0.5(不足 3 个时会有特殊处理)。
经过两轮计算,我们得出结论:Dc=1.1;Da=0.4;Db=0.5,则广告位 c 的贡献最大、广告位 b 贡献次之,广告位 a 的贡献最小。
Comments